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678.com,更新快,无弹窗!
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内容为王的时代。</P>
可这也是有条件的。</P>
那就是内容的稀缺性。</P>
比如奈飞。</P>
奈飞中的内容都是有版权的,很多内容都是独家版权,用户想要看相关的内容,就只能去注册、付费,成为奈飞的会员。</P>
这样的模式其实有一个弊端。</P>
就是渠道利用不足,前期的推广困难。</P>
优点是一旦推广开了,形成了自有的品牌,就可以摆脱渠道,真正的做到自立为王。哪怕奈飞的流量很低,可靠着稳定的会员费收入,就可以把这个模式玩转下去,脱离互联网流量巨头的掣肘。</P>
《华尔街日报》的模式,才是真正的内容为王的模式。</P>
哪怕互联网的几大流量产品都不推荐《华尔街日报》的内容,也不影响他们的生存。甚至流量巨头们不去推广《华尔街日报》的内容,都会是流量巨头们的损失,这内容为王的格局就定下来了。</P>
Vice则完全不一样。</P>
他们采取了一种投机取巧的策略。</P>
Vice把内容放在了Facebook平台上,然后用户们通过Facebook这个渠道,就可以看到很多Vice上的内容了。</P>
这样一来,Vice的知名度就可以迅速的打开,并且在Facebook端成为Vice的粉丝。</P>
在Vice的统计里,这些都属于Vice的用户。</P>
这里就存在一些内行忽悠外行的小误会了。</P>
Facebook端成为Vice的粉丝,真的是Vice的用户吗?</P>
乍一看,好像是。</P>
实际上,他们都是Facebook的用户,这些渠道端的用户,都只是Facebook“借”给Vice的用户而已。</P>
只要Facebook哪天有了业务调整,或者不给Vice流量了,Vice的粉丝就会越来越少的看到Vice的内容。</P>
如果采用奈飞的模式,应该怎么做?</P>
也靠着Facebook去引流。</P>
但是,Vice不对Facebook进行内容的投放,或者只是“试点性”、“试读性”的内容投放,用户如果想看更多Vice的精彩内容,请跳转到Vice的网站上,注册成为Vice的用户。</P>
这才能真正的完成用户的转化。</P>
才能让Vice真正的形成属于自己的用户群,建立起属于自身的内容品牌。</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