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678.com,更新快,无弹窗!
周一的清晨,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卫生局局长办公室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青川县的舆论风波,在经历了一个周末的发酵后,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和官方的沉默,像两块巨石压在每个市民的心头,县政府门口甚至出现了三三两两自发聚集的养殖户。
然而,这一切的喧嚣似乎都与叶凡无关。
他正气定神闲地审阅着凤鸣镇和另外两个试点乡镇递交上来的“青山模式”实施细则,时不时用红笔在上面做着批注,专注得像是在进行一台精密的显微手术。
手机在桌上轻轻震动了一下。
是苏沐秋发来的一条信息,没有多余的文字,只有一个链接,和简短的三个字。
“出鞘了。”
叶凡微微一笑。
他点开链接,手机屏幕上立刻跳出了《江城财经》最新一期电子版的封面文章。
标题如同一柄淬了寒冰的利刃,直插心脏。
《“政令”下的产业链休克——青川样本的系统性风险警示》
文章没有提及张海涛的名字,甚至对那场“联合执法”的描述都用词克制客观。
但通篇都用一种冰冷、严谨、不带丝毫感情的笔触,将凤鸣镇的遭遇上升到了一个令所有主政官员都毛骨悚然的高度。
文章剖析了凤鸣镇的养殖产业是如何在一夜之间被行政命令掐断命脉,进而引发全县范围内的市场波动和民生恐慌。
它没有指责谁对谁错,却用翔实的数据和专业的模型,推演出一个可怕的结论:当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脆弱到,官员的个人意志可以随意凌驾于市场规律之上时,这里对任何资本来说,都无异于一片流沙之地。
文章的最后,吴越用了一句点睛之笔:“我们关注的并非青川一地之得失,而是这种‘权力任性’所暴露出的制度性漏洞。今日的青川,若不警醒,焉知不是明日的江城?”
这已经不是一篇新闻报道了。
这是一份递交到省市最高决策层案头的,关于地方治理能力失败的学术级“判决书”。
它杀的不是张海涛这个人。
它诛的是张海涛整个政治前途的“心”。
……
县委书记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张海涛死死攥着那本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江城财经》杂志,指节因为用力而捏得发白。
他引以为傲的“雷霆手段”,在这篇文章冷静的剖析下,显得如此愚蠢、粗暴,像个只会挥舞大棒的野蛮人。
“叮铃铃!”
电话铃声尖锐地响起,像一声催命的符咒。
他看着来电显示上那个熟悉的名字——市委组织部的周部长,一个他平日里需要仰望和巴结的人物。
他深吸一口气,颤抖着手按下了接听键。
“喂,周……周部长……”
“海涛同志,”电话那头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高书记让你马上到市委来一趟,你的工作可能会有新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