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678.com,更新快,无弹窗!
朝廷发现,控制食盐销售是个生财之道,于是颁布了食盐专卖制度。只有得到官方许可,持有盐引的食盐才是合法的“官盐”,而经营这种食盐的商人通常能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这也催生了一个灰色地带,私盐交易。私盐贩子为了逃避严厉的法律制裁,不得不组织严密,装备精良,行事凶悍,时常与缉查的官兵发生冲突。
历史上许多反抗朝廷的领袖,最初都是从私盐贩子做起的,比如唐朝末年的黄巢,以及大冷初年朱元璋的敌人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人。
甚至朱元璋自己,起义初期的资金来源也包括私盐贸易。
蓝姑娘提到这点时,赵清川微微蹙眉,似乎对这个话题不太满意,他似乎更急于听到关于徽商的故事。
蓝姑娘轻轻摇手,安抚道:“别急,马上就要说到。”她继续讲道,在大冷弘治年间,户部尚书叶淇改革了食盐专卖制度。
将原本的“开中法”改为“折色法”,即商人可以直接用银子购买盐引,无需再长途跋涉运送粮食至边境。
这一改变促使大量来自陕城和山西的商人涌向县城,依靠贩卖官盐积累了财富。
“几年前,县城的陕城和山西商人,靠着卖盐赚的钱,盖起了精致的园林,雇用了众多家仆,风光无限!”蓝姑娘笑言,“不过,当地人对此并不买账,编了顺口溜讽刺他们。”
“可好景不长。”蓝姑娘目光转向赵清川,微笑道,“在淮扬地区做生意,外地人始终不如本地人熟悉地形和人脉。”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徽州的盐商迅速崛起。他们重视教育,耐心地培养官场关系,并利用地缘优势,逐渐在官盐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这导致山西和陕城的商人面临压力,不得不联合起来,在县城建立了宏伟的山陕会馆,试图与徽商抗衡。
“尤其是近年来。”蓝姑娘注视着沉思中的赵清川,轻声说,“秦晋商人与徽商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哪怕是一点小摩擦,也能引发旷日持久的诉讼。”
“这些官司拖得没完没了,双方都不肯让步,仿佛要把对方吞下肚去一般!”
那十六位死者,若真是被派去聚恒昌钱铺前监视徽商的密探,那幕后指使者极有可能是秦晋的商人们!
赵清川抬眼望向蓝姑娘,眼神中满是思考。蓝姑娘轻笑道:
“派出密探长期监视他人,不仅需要深厚的仇恨,还需有强大的财力和人力支撑。”
“除了与你们徽商争斗不断的秦晋商人,我还真想不出有谁能有此动机和能力。”
蓝姑娘的话语,将徽商的主要对手,山西与陕城的盐商说出无遗。
赵清川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
“若真如此,这十六名死者确实可能是秦晋商人派出的密探,甚至不排除秦晋商人为了保密而亲手除掉这些人的可能性。”
“当然,徽商也不排除有此行为的可能性……我们先从调查秦晋商人开始吧!”
“哦,赵少爷打算如何着手?”蓝姑娘笑问,“要知道,在县城城内,山陕商人与徽商平分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