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678.com,更新快,无弹窗!
“留学生”并非是现代独有。
早在汉代之时,便有匈奴、西域诸国派遣贵族子弟前来中原学习。
这些人被叫做“胡生”,也承担着一部分“留质子”的作用。
汉朝朝廷将他们安排在长安太学,听取儒家经典,观摩礼仪典章。
这某种意义上,也是汉朝对于周边国家的羁縻政策。
到唐朝那便更加频繁了,倭国、新罗、渤海国等国家,皆是频繁派遣唐使,唐朝国子监专设“宾贡科”,甚至允许藩国子弟参加科举,诸如倭国的阿倍仲麻吕,新罗的崔致远皆在此列。
宋元时期,更有阿拉伯、波斯商人的子弟前来学习。
可以说“留学生”制度那是自古有之,张允修提出这个政策并不算是空穴来风。
然而,对于藩国使臣们即便是早有准备,却依旧还是引起一片哗然。
“留学生?上国这是要我等留质子在大明么!”
“此事不太妥当,吾国已然多年未曾派遣士子入明。”
“虽有前朝旧例,然今日大明索要士子,焉知非效汉时质子之策?”
使臣们吵成一片,或是惊讶,或是愤怒,或是惶恐的样子。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留学生的学术意味是次要的,反倒是那政治意味浓厚。
如今大明算不得强盛,底下藩臣们名义上说是臣服,实际上各怀鬼胎,更多人此行乃是想要从大明这里占点“便宜”罢了。
然而,在使臣们的眼里,没有想到的是,大明似乎真的很想要当这“天朝上国”。
放在前些年,不少藩国定然会强烈反对,甚至拂袖而去,毕竟所有人心里头皆是有数,如今的大明很难轻易兴兵戈。
可这几日在大明的游览之后,所有人心里头都有了不同的感想——大明远远比想象的要强大许多。
故而,在听到张允修这番话之后,大多数人仅仅是发几句牢骚,将目光投向了万历皇帝,期待能够得到他的决断。
万历皇帝瞥了一眼使臣,眉头紧紧皱起来,颇有些不满,他缓缓地说道。
“这科学之道,诸位皆是有所耳闻,也是交口称赞。诸位自四海八方远道而来,不便是为了能向着大明求个富国强兵之道。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大明的赏赐诸位受得,何故让诸位派遣士子前来留学,便是吞吞吐吐啊?
岂是觉得大明的便宜易占!”
万历皇帝素来对于给予藩国丰厚赏赐颇有微词,只不过是碍于祖训和惯例,没法改变罢了。
如今见这些人拿了东西,却不想办事,顿时有些愠怒。
一时间,在场诸位使臣皆是噤若寒蝉的样子,没有了什么言语。
万历虽然不怎么着调,可大明皇帝的威严却还是在的。
然而,有一人却十分头铁,他从人群之中钻了出来,朝着皇帝拱拱手说道。
“外臣阮文忠,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他低着头看似恭顺,实则眼里头满是不屑,一字一句地说道。
“还望大明皇帝知道,上国这书院虽说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