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678.com,更新快,无弹窗!
“此物名为红薯,其性甘温,易生易长,无需沃土活水,丘岭瘠壤、边地沙坡皆可种植.”
“红薯有三好。”
“一好救饥速,每株可结薯数枚,重者逾斤,蒸煮烤煨皆可食,填腹耐饥,胜似粟菽.”
“二好产额繁,一亩之地,种薯可获数千斤,较麦粟倍之”
“三好用度广,薯可充粮,薯叶可作蔬,薯藤可饲畜,窖藏半载不腐,可备冬春之需”
张允修手里拿着一小株红薯苗子,一边展示一边摇头晃脑地唱诵了起来。
坐在书房之中,张居正没来由脑袋有些生疼,他重重呼出了口气,将目光落在那翠绿的红薯苗子上。
如今外头大雪纷飞,张允修能培育出这苗子,想必是通过西山的暖棚。
然而,张居正实在无法相信,这小苗子便是亩产四十石的天赐粮种。
要知道江南最好的水田,一亩也不过四五石的产量,就算是岭南地区的双季稻最多也不过六七石。
他张允修若是保守点,说什么亩产十石,张居正尚且能够相信,甚至还会给他记上一笔大大的功劳。
可你小子说这红薯亩产四十石?
在张居正看起来,便是这小子坑蒙拐骗夸大其词,骗到了自己的头上。
简直就是在侮辱他这个内阁首辅!
老夫看起来很像是村里的二傻子么?!
张居正眉头紧皱,内心里头已然将张允修骂了一万遍,可嘴上却还是缓缓说道。
“你便在西山好生培育这粮种,若是需要想必陛下的皇庄也能给你拨付一些,至于江南世家腾出来的这些水亩,自是要一一清查,随后给予原主种植水稻。
改稻为薯一事,休要再提。”
意思很明显,你便跟皇帝两个人去折腾吧,不要再打江南水田的主意了。
张允修确实创造了许多难以想象的“神迹”,可那也还是有迹可循。
张居正乃是个务实之人,今日这红薯,参照他过往的经验,想不到一点实现的可能。
“用不着半数!”张允修颇有些激动,“便是三成,江南腾出来的田亩将近百万,已然能够大大缓解我大明的粮食危局,取出个三十万亩来,若能够令红薯丰收,大明将再无口粮之患。
此乃天赐良机!虽有些风险,过了这个村便没有这个店了!”
“不必着急。”张居正摇摇头说道。“待你那红薯培育出来,再徐徐推广至全国,须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事急从权!”张允修则是针锋相对,“眼下暖棚红薯培育已然步入正轨,早一日推行,便可少饿死无数百姓,此事刻不容缓!”
在他眼里情况自然是不一样的,具有后世优秀经验,加之暖棚营造适宜的生产环境,将培育出亩产四十石的红薯,并非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如今江南世家栽了跟头,朝廷抓到了把柄,以徐阶为首的江南士族,必然要受到清算。
要知道单单是徐阶一家,便在松江府坐拥良田二十余万亩,这江南一番搜刮下来,何止有百万亩计?
只要能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