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71章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678.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于大明官员来说,最大的福利莫过于涨工资了,大明官员俸禄底,这是后世公认的。
    洪武年间,明太祖规定了官员们的工资标准,以米为主,后来纸币发行之后又发对应数量的纸币:
    正一品每个月发俸米八十七石,从一品每个月发俸米七十四石,正二品每个月发俸米六十一石,从二品每个月发俸米四十八石,正三品每个月发俸米三十五石,从三品每个月发俸米二十六石……
    当然如果,按照朱元璋制定的这个工资标准,其实,明朝的俸禄并没有比前朝低。
    即使到了县官级别,每个月也能领到七石粮食,这足够一家的生活开销了。但是大明坑就坑在所有的官府杂役都算县官自己聘请,自己出钱。
    七石粮食一家吃饱是没有问题,但是在请几个人发工资那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按照朱元璋的逻辑,当官事情就该亲力亲为,要啥帮手,那些工作不都是份内的的事情么!所以他没有给官员准备聘请杂役的钱。
    而且七石奉米都没有维持多久,到了永乐年间,朝廷就开始发不起粮食了。
    虽然,纸面上的粮食没有变化,但是,官员实际拿到手的俸米却没有那么多,剩余的全部被换算成了纸币发放。
    此外,官员还要拿些纸币去市场上换粮食,有时候还不一定能换得到。因为,这时候的纸币是没有价值的,大明的纸币那绝对是天坑。
    当然发不起奉米主要是迁都所致。明朝的首都原来在南京,旁边是鱼米之乡的江南,那里粮食充足,自然有足够的粮食去发放俸禄。
    但是,都城变成京城之后就不一样了,北方并不怎么生产粮食,只能通过大运河往那边运。粮食经过长途运输,损耗很大,再加上,京城的人员众多,这么点粮食,只能勉强维持京城人的口粮,所以,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粮食发放到官员手里。
    为了减少京城的人口压力,明代皇帝多次劝返留京人员,控制京城人口,外迁卫所军户等等。不过京城缺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因为这,从明成祖开始,为了弥补俸米的亏欠,他们只能想别的办法。并且,在这一方面,大明的皇帝们都走得是不寻常之路。
    永乐年间,朝廷用苏木、胡椒等香料作为官员的工资,发放到他们手里,以弥补俸米的亏欠。
    苏木和胡椒都是西域进贡的物资,郑和下西洋时带回来很多,但是,这些东西对当时的中原人来说,却没有什么用处。
    所以官员们普遍不喜欢下西洋,有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这下西洋好处都送到宫里面,不要的东西给官员发工资,官府还要承担造船等任务花钱,换了谁也是一肚子意见啊。
    官员们名义上的工资并不少,但实际拿到手的,可以花出去的,却是越来越少。到了天顺年间,朝廷的首辅就吐槽这个工资,说:“自己当月领到的工资,只能维持自己家十日的开销。”
    大明清官的典型代表就是李东阳和海瑞了。两人因为不贪污,那过得叫凄惨啊!
    李东阳是内阁首辅、太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诱婚成瘾 快穿归来,网黑真千金杀穿娱乐圈 倒反天罡,我家王后要造反! Z世代艺术家 天命皆烬 穿到七零,我成了全大院最靓的崽 斗罗:学霸养成系统什么鬼 八道横行 涅槃上单,转生东京少女 凡尘飞仙 死期将至,我离婚你还发疯? 全班穿进古代,大臣求我们别作了 大师姐是修仙界鬼见愁 路明非,不卷你屠什么龙! 重回2008我只想赚钱养家 四合如意 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 画堂春 仙工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