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678.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61章父母进京城
第二天的报纸上,开始出现了关于《大唐安西军最后的军费》的评论文章。
去年的战争虽然大获全胜,但是南疆那边越猴依然还在挑衅,并且对此进攻和中国交好的泰国。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大唐安西军最后的军费》发表之后,立即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在中国,每个男人心中都有征战沙场的梦想。虽然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上不了战场,但是依然喜欢了解关于战争的事情。
《大唐安西军最后的军费》里面描绘大唐安西军誓死保卫边疆的悲壮以及军人职责,深深触动了他们。
大国梦想历来都会文化人的崇高追求,他们推崇汉唐的盛事。汉唐兴,他们兴高采烈;汉唐亡,他们伤春悲秋。
所以,他们对大唐安西军的悲壮更能感同身受。
灵感瞬间如同泉涌,不写点什麽都憋得慌。于是,在接下来几天,一大堆报纸上都发表了《大唐安西军最后的军费》评论文章,并且基本上都是正面的评价。
每个报纸上都说,报纸每天都说,就让人们对《大唐安西军最后的军费》感到很好奇。
于是,《当代》的销量就爆了。
前期印刷的一百万册,很快就告竭。全国各地的书店开始催货,《当代》的联络电话都要被打爆了。前一秒电话刚放下,后一秒就又响了起来。
接话员虽然见惯了催货的,但是如此大规模的还是头一次,他立即上报了给了主编魏君怡。
老太太见多识广,「这是好事,立即联系印刷厂,再印刷二十万册,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全国各地。先送远的地方,如果还不够的话,就继续让印刷厂加印。」
接话员离开之后,老太太非常高兴。自从《当代》创刊以来,销量是节节攀升。从几十万册到一百万册,现在更是在向两百万册的目标快速迈进。
「看来,让贺启智去组稿刘红民是正确的,这位年轻人还是很有才华的。」
几天之后,《人名日报》也下场,开始发表了评论文章。作为全国政志的风向标,很多对于《大唐安西军最后的军费》不屑一顾的人,也都翻开《当代》,看看这篇被《人名日报》夸赞的小说。
当政志登场的时候,就会催生各种学习会。各部门单位倒是还好点,军丶警部门好不容易见到一个夸赞军人的小说,立即号召全国军丶警部门学习。
好在《大唐安西军最后的军费》就两万多字,只要认识常用字,就可以在一两个小时之内看完。只要写一份读后感,军丶警部门的兄弟们就可以解放了。
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刘红民带着邹世芳他们汽车来到了京城火车站。
一列来自车城的火车,缓缓驶入站台。
刘红民几人不断的盯着出站的人群,很快就看到一对农村夫妇带着两个孩子,提着一大堆东西,慢慢的走出出站口。
「爸!妈!」
刘红民立即挥手,然后带着邹世芳几个人跑了过去。
「是儿子!」
刘母激动的挥手,可是手上的东西太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