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678.com,更新快,无弹窗!
下过雨的地面有一层薄薄的水层,映着台中庭院中的灯火,一步踏过,便会激起点点波澜与踩水声。
「董公慢行。」
王基站在尚书台大门左近,微微欠身朝着董昭致意。董昭点头示意,跨过门坎直往东走,虽慢却也一步不停。
那是枢密院的方向,而不是出南宫的方向。都已经这般晚了,董公还有公事要做?直到董昭的背影消失不见,王基这才回过神来,纠结了几瞬,复又走到辅政阁内与卫臻小声知会了一句。
尚书台与枢密院为大魏中枢最重要的两个职能部门,一个负责天下政事,另一个负责天下军事,不论多晚都有值班之人。
董昭径直走入枢密左监王观的值房内。
已是入夜时分,王观还在忙着公务。这位四十岁出头的中年官员,素来被评价为枢密院最仁厚的主官。此前皇帝率尚书台丶枢密院齐往许昌的时候,王观被留在洛阳协助董昭处理军事。
结果一来二去,王昶在邺城被皇帝调往了辽东,新任的枢密右监刘晔还在从辽东回返的路上,王观身上的担子也愈加重了起来,邺城和洛阳之间的文书往返不断,王观也少有能按时返家的时候。
看着董昭急匆匆的推开房门,王观诧异的放下毛笔起身相迎:「董公,出了何事?怎麽这般焦急?」
董昭阴沉着脸:「伟台,枢密院中可有黄权的档案?」
「黄权黄公衡?」王观有些不解:「他不是豫州刺史吗?历来是由尚书台管的,枢密院中如何会有?」
董昭使劲拍了拍桌子,朝着王观斜了一眼:「好好想想!黄权不是当过镇南将军吗,如何会没有?」
王观迟疑了几瞬,看到董昭盛怒的神情,一时有些不解。刚要起身去找,却又忍不住问道:「董公,出了何事?」
「何事?」董昭冷笑一声:「一介降将,侥幸容陛下拔擢用在豫州,却几次三番要弹劾董胄!伟台,你可知晓,去年黄权上书中就和陛下揶揄过董胄两次!前两次我都忍下了,今年陛下不在洛阳,黄权却又来惹事。」
「老夫就这麽一个儿子,若连他都护不住,做官做到九卿丶做到西阁,又有何用?」董昭指向外面:「伟台速去!」
王观为人确实仁厚。在董昭的管理下任职尚书台两年有馀,也算得上是亲信之人。加之黄权孤臣一个,与洛中大臣素无交往,董昭也完全不怕王观将此事透露出去。
而从另一层关系来论,王观乃是兖州东郡人,董昭是兖州济阴郡人,东郡与济阴乃是邻郡,两者算是同乡。在这个时代,同乡也是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
中护军桓范桓元则能如此得用,就与他是谯郡龙亢人丶与曹氏同乡有关。
王观无法,只得离开桌旁向外走去。王观刚一动,董昭就自己坐到了王观桌前,提笔蘸了蘸墨,像是要写些东西。
王观迟疑道:「属下还请董公制怒,事缓则圆,不如再想想此事如何能圆过去……」
「圆不过去了!」董昭斩钉截铁的说道:「伟台,你没到我这个年纪,你不懂。老夫七旬有馀,若不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