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678.com,更新快,无弹窗!
自三月下旬取了武汉,数月以来,驻扎此地的军队一直在对却月丶鲁山丶夏口三城进行建设。
先整修城防,再于外围疏浚河流野湖丶平整土地丶搭建野战工事,而后又于城池外不断累积砖石木材等物,为日后将武汉建设为陪都做着准备。近十万大军屯于此处,总是要做些事情的,武汉左近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七月三十日,辰时正,却月城内。
数十位二千石及以上位阶的臣子恭敬立于府衙院内,人人皆着朝服朝冠,神情整肃,都在等待着皇帝的到来,莫说交头接耳,连互换眼神的行为都无。
等了约一刻钟后,侍中王肃缓缓从堂中走出,一双丹凤眼左右一扫,将众人情状都看在眼中,而后束手站定,朗声开口:
「诸位大臣,今日宣礼一如洛阳朝会之制。众臣各按班次入内,不得喧哗,不得失序。」
「好。」大将军曹真点头应下,率先走入。
人群在曹真身后分为左文右武两列,各自去履持笏,鱼贯而入,而后按照礼官王肃提前排好的位次站定。此时的曹睿已经身着十二旒冕服端坐于御座之上,臣子们隔着距离和冕旒也看不清皇帝的眼神和像貌。
若是寻常日子,堂中臣子们来的这麽整齐,曹睿还是当与臣子们闲聊几分的。可今日不同往日,曹睿也难得做庄重状闭口不言,按照侍中丶阁臣丶典礼官王肃的要求坐好,由王肃来操持整个流程的推进。
除了在洛阳时必要的大朝会,曹睿素来喜简而不喜繁,政事要麽与阁臣议论,要么小范围召枢密院和尚书台以及其他大臣探讨。离开洛阳也近三年的时间了,曹睿看着这一系列繁琐的礼节,倒有了几分陌生之感,不由得想起当年刘邦看叔孙通指挥朝会的典故来。
九次朝拜过后,曹睿隔着冕旒看着群臣,终于开口:「由侍中王肃宣读册封诏书,诸卿听之。」
堂中立着的臣子们尽皆面色整肃。
曹真丶陆逊丶司马懿丶黄权丶裴潜丶徐庶……臣子们具体的心思各异,但唯独有一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即将到来的封赏的看重。
封王丶封公,不符汉制。
这种制度在汉时看来如同叛逆一般。
但大魏不同。
大魏立国已有十五载,更替制度,爵赏功臣,以为后世之范,还将有更多的制度颁下。这是第一批封王和封公,众人确信自己的名字和功绩会被载入史册之中,流传后世。
当然,皇帝也没搞什麽突然袭击开盲盒一般的奖励,而是昨日下午就已将今日爵赏之人各自通知了下去。虽说已然知道,但临到典礼宣旨之时,这种爵位封赏之时还是让人心中紧张颤动。
「臣遵旨。」王肃躬身行了一礼,而后正了正衣冠,从一旁的描金漆盘上拿起绢帛所制的诏书,转身对着群臣,朗声读道:
「太和九年七月三十日,大魏皇帝昭曰:」
「朕绍膺天命,临照四海。昔麟阁图形,式表武宣之业。云台列像,允彰光武之功。惟肱股之良臣,建不世之伟绩。盖古者任贤而序位,量能以授官,劳大者厥禄厚,德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