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678.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666章红薯渣要发酵(第1/2页)
“陈书记,咱们社现在有五十户入股,收了大概二十万斤鲜薯。”老会计拨拉着算盘,
“出一百斤粉条,大概要用一千斤鲜薯。算上柴火、人工、还有买那几口大锅的钱……这成本……”
陈朝阳接过账本,仔细地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数字。
他心算能力极强,很快便摸清了底细。
“成本不低。”他放下账本,看向老李和几位社委,“关键是,红薯渣这部分成本,完全浪费了,没有产生任何价值。
而且,粉条的市场价格有波动,如果销路不畅,或者成本控制不好,社员年底分红,恐怕不如预期。”
几句话,点破了合作社表面繁荣下的隐忧。
“陈书记,不瞒您说,我们也愁啊。”一个社委叹了口气,“这红薯渣,要是能变成钱,哪怕能让社员多吃几口肉,咱们这合作社,才算真的搞成了!”
陈朝阳目光扫过众人:“光靠单一加工,抗风险能力太差。我们得把链条拉长,把浪费的东西,变成新的财富。”
他站起身,拿起石膏块,在桌面上画了起来:“看,红薯—加工—粉条,这是第一条线。
剩下的红薯渣,不能直接喂牲口,但可以发酵处理。”
“发酵?”众人都愣住了。
“对。”陈朝阳解释道,“找个大池子,或者挖个土窖,把红薯渣和一部分麸皮、草糠混合,密封起来发酵一段时间。
这个过程能分解掉一些不易消化的物质,产生酒香,味道变好,营养也更容易吸收。
发酵好的饲料,猪、鸡、羊都爱吃,长得快。”
他环视一圈,目光炯炯:“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建起猪圈、鸡舍,搞家庭养殖。
合作社可以统一提供发酵好的饲料,社员分散养殖,猪粪鸡粪再集中起来,就是上好的肥料,返还到地里,能肥田,能进一步改良咱们这苏北的盐碱地。
这就形成了一个‘红薯加工-副产物饲料化-立体养殖-肥料还田’的循环。这才是合作社长久发展的路子!”
一番话,如同在昏暗的房间里点亮了一盏灯。
李生旺和乡亲们眼睛都亮了,他们哪里知道红薯渣还能发酵,只知道就这样,喂猪反正不吃……
正当众人沉浸在陈朝阳描绘的蓝图里时,棚子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和木桶碰撞的声音。
陈朝阳循声走出去,看到合作社的社员们,以及不少村民,正排着长队,在一个露天的大水井边打水。
井很深,井绳放下拉起都要费好大力气。
井台周围结满了冰,十分湿滑危险。
打上来的水,浑浊不堪,带着明显的泥沙。
一个老大娘提着小半桶水,步履蹒跚地往家走。
陈朝阳上前接过水桶,入手沉重。
“大娘,村里就这一口井吗?”
“是啊,陈书记。”李生旺接口回答,
“祖祖辈辈都吃这口井的水。
赶上旱年,水位下去,打水更费劲,还得排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