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678.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07章
厢房之内。
常美荣望着身旁小小的一只朱雄英,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我的雄英回来了。”
“真好,殿下,我们的雄英他回来了……”
她嘴里喃喃着,只觉得所有的苦...
朱重八深知,建立一个王朝并非易事,而要让这个王朝稳固长久,则需要更多的智慧与耐心。他常常回忆起那些艰苦的岁月,那时候他只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农家小子,如今却成为了万人之上的皇帝。这种巨大的转变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也促使他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真正符合百姓的利益。
###三十一、改革中的争议
尽管朱重八推行了一系列利民政策,但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一些旧贵族和官僚集团对废除苛捐杂税表示强烈不满,他们认为这会削弱国家财政收入,进而影响军队建设和行政运作。然而,朱重八坚定地回应道:“若连最底层的老百姓都活不下去,又何谈什么国库充盈?如果朝廷不能保护子民,那我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为了平息反对声音,朱重八决定采取渐进式改革。他首先将重点放在减轻农民负担上,通过减免赋税、鼓励耕种等方式恢复农业生产。同时,他还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严查贪污腐败现象,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落到实处。这一举措虽然短期内激化了部分矛盾,但从长远来看却赢得了民心。
有一次,朱重八亲自前往江南地区视察灾情。当时正值旱涝交替,许多村庄颗粒无收,饥荒肆虐。一位年迈的妇人拉着他的衣袖哭诉道:“陛下啊,您是天选之人,求您救救我们吧!”朱重八听后内心沉痛,当即下令调拨粮食赈济受灾群众,并要求地方官员尽快组织修复水利设施。事后,他还特意颁布诏书,强调“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号召全体臣民共同努力改善民生。
###三十二、教育的普及
除了经济改革,朱重八还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他认为,只有提高国民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他大力兴办学校,从中央到地方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最初,由于资源有限,许多偏远地区的孩童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此,朱重八特别设立了一项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入学读书。他还鼓励各地贤达人士参与办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政治优待。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得以进入学堂学习经典知识,甚至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改变自身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朝会上,有大臣建议只招收出身显赫或家境富裕的学生,以便培养出更加忠诚可靠的人才。但朱重八果断否决了这一提议,他说:“天下英才不分贵贱,只要具备真才实学,皆可为国效力。”这句话后来被刻录成碑文,立于太学门前,成为无数学子励志奋进的座右铭。
###三十三、边疆的危机
然而,就在国内各项事务逐渐步入正轨之时,北方边境却传来了紧急军报??蒙古残部联合其他游牧部落频繁骚扰明朝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