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678.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81章
紫禁城,华盖殿内。
涂节从寝殿之中走出,手里攥着一个白色的瓷瓶。
“都喂他喝下了?”
胡惟庸处置着奏疏,眼皮也不抬一下。
虽说是谋朝篡位,但政务还是不能落下,...
朱瞻基的改革举措在大明上下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但他的目光从未局限于眼前的成功。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上,更需要稳固的国防体系来保障这一切成果。于是,在某个秋日的午后,朱瞻基召集了军中将领、兵部官员以及边疆地区的驻守代表齐聚武英殿。
“朕观今日之大明,虽内政昌盛,然外患犹存。”朱瞻基沉声道,“北有蒙古余孽时常骚扰边境,南有倭寇猖獗沿海地带。若不未雨绸缪,恐前功尽弃。诸位可曾思量,我军现有之防御体系是否仍有不足?”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鸦雀无声。众将面面相觑,有人低声议论,也有人皱眉深思。片刻之后,兵部尚书率先站出,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近年来,我军虽屡次击退敌寇,但因兵力分散、粮草转运不便,导致战事拖延。此外,部分边关城池年久失修,难以抵挡强敌攻袭。”
朱瞻基微微颔首,示意继续发言。一位来自辽东的将军起身道:“启禀陛下,辽东一带地广人稀,守军数量本就有限,加之冬季严寒,士兵补给困难重重。倘若敌人趁机进犯,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位负责东南沿海防务的指挥使亦附和道:“陛下,倭寇活动日益猖獗,他们熟悉水性,常以小股部队突袭沿海村落,掠夺财物后迅速撤离。我军虽有舰队巡视,但因船只老化、速度迟缓,往往追之不及。”
听完众人的汇报,朱瞻基眉头紧锁。他明白,这些问题并非一时能够解决,却也不能拖延太久。经过数日的商议与权衡,他最终制定了一套全面的国防改革方案。
首先,针对边疆地区守军不足的问题,朱瞻基下令从内陆省份抽调精锐部队轮番驻守,并增加地方民团训练力度,形成主副结合的防御体系。同时,他还命令各州府筹集粮草,建立专门的军需仓库,确保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
其次,为了提升军队战斗力,朱瞻基特别注重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他派遣专人前往江南制造局考察火器生产情况,并拨款支持研发新型火铳和火炮。此外,他还引入国外先进的造船技术,打造了一批速度快、火力猛的战舰,用于应对倭寇威胁。
然而,这些措施仅仅是个开始。朱瞻基意识到,国防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储备。因此,他决定进一步完善武举制度,鼓励民间习武之人参加科考,选拔优秀将领充实军队管理层。与此同时,他还亲自编写了一本《治军要略》,详细阐述自己的军事思想,并要求各级军官认真学习领会。
随着国防改革的逐步推进,大明的边疆局势逐渐趋于稳定。辽东地区的防守力量显著增强,多次成功击退蒙古骑兵的侵扰;而东南沿海的舰队经过改装升级后,也频繁重创倭寇团伙,使得海盗活动大幅减少。
然而,就在全国上